-
江阿兰:BIM引入思想交流平台
大连交通大学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江阿兰接受了ChinaBIM网的专...
-
孙国一:搭乘新基建发展“快车...
两会闭幕,全国人民热议气氛不减,“新基建”已然成为经济热词。作为...
-
吴慧娟: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积...
抓住深化改革“牛鼻子” 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 建筑业的...
-
政采支持绿色建材政策要落实好重点任务
记者27日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此次政策实施将重点要求建...
- 三部门共推政采支持绿...
- 三部门召开试点推进会...
- 财政部 住房和城乡建...
- 唐山市组团赴南京考察...
- 第七届“智筑匠人汇会”...
- 住建部原总经济师李秉...
- 住建部科技中心、泸州...
- 住建部科技中心率团考...
- 毕加索公司绿色建材大...
- “基于BIM的绿色建筑运...
即日起,重庆历史建筑修复建设将采用“虚拟施工”技术
《重庆市历史建筑修复建设管理办法》发布全市历史建筑修复建设将采用“虚拟施工”技术
6月3日,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市住房城乡建委日前印发《重庆市历史建筑修复建设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即日起开始施行。《办法》要求,建立全市统一的历史建筑修复建设信息平台,并采用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俗称虚拟施工)技术,以提升历史建筑修复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办法》明确指出,我市历史建筑是指经市人民政府审批并纳入保护名录的建筑。其修复建设,是指影响到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强制性内容或既有结构的工程建设活动。
《办法》要求,历史建筑修复建设应“先勘测、后设计、再施工”,坚持安全性、及时性、延续性和最低程度干扰的原则,满足抗震、防火、防潮、防腐、防虫等要求,不得破坏其历史风貌和建筑风格。
《办法》还要求,在修复建设设计前,建设单位应组织开展现场勘察、测绘、既有建筑结构性能检测等基础调查工作,作为开展修复建设设计的重要依据。
历史建筑修复建设施工前,应拍摄并保存原建(构)筑物各部位、节点等的照片、影像资料;并结合建(构)筑物结构和修复部位,复核设计图纸,当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应与设计、监理单位沟通协调。当发现有安全隐患的结构和构件时,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并采取技术处理措施,确保安全施工。此外,施工单位应对修复建设施工质量安全负责,并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